参展的盐城县志一共有四套不同版本,另外两套是:一是1959年扬州古旧书店油印的清乾隆十一年刊本《盐城县志》;二是民国二十五年《续修盐城县志》铅印本。
盐城县的城池图
208本家谱摆上展台
黄兴港在受访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到了啊?多少本啊?太好了,你在下面等着,我找个装书车下去接你。”原来,这个电话是盐城市图书馆顾吾书社分馆负责人顾寿义打来的,他听说市图书馆要举办地方文献展,专门从建湖运来73个姓氏、共208本家谱。
据黄兴港介绍,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民间有‘盛世修谱’一说。”
顾寿义说,他用二十七八年的时间,收集了超过200个姓的家谱,并且从2003年至今,帮助修订、整理家谱17部。“现在每年都有不少海外人士回国寻根问祖,所以希望能集中社会上修谱的能工巧匠,共同推进家谱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黄兴港也认为,家谱是最能从一个层面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现状的地方文献之一。“在市图书馆收藏的 34种家谱中,有113本参展。其中《冯氏宗谱》尤为值得一提。”因为这套家谱将全市所有冯姓市民的家族传承进行了梳理和厘正。“从我市冯氏第一世始祖冯子华写起,包括了各县(市、区)的冯氏人员。”
《冯氏宗谱》对全市所有冯姓市民的家族传承进行了梳理和厘正。
“周梦庄从苏州运回两船书”
在参展的各类地方文献中,还有不少由机构单位、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宝贵资料。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并捐赠《盐城年鉴》近40册,补齐了市图书馆有关《盐城年鉴》的缺藏;江苏省首届十大藏书家王东庆提供了他收藏的新四军资料参展;阜宁县图书馆、盐城市图书馆顾吾书社分馆等馆都给予大力支持……
黄兴港说,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本届地方文献展提供支持,但是很遗憾,这些帮助还远不足够。“和经济发达城市相比,我们现在不仅在地方文献保护的意识上落于人后,并且在征集和收藏渠道上也有很大距离。”
“盐城地方古籍资料比较稀少,据说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部分古籍资料保存在苏州,省里才要求相关城市到苏州去挑选,”黄兴港说到,“当时去苏州拿书的是周梦庄先生,他运回了两船书。这就是市图书馆前身老盐城县图书馆开始收集古籍文献的开端。”
时至今日不过几十年。黄兴港透露,目前举办的三届地方文献展只是“初级阶段”,因为所展示的地方文献不够全面,还有很多地方文献没能及时征集到。“地方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文化的厚重和地域文化的特色,不仅再现历史的脉络和社会印迹,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